欢迎光临怒江生态农特产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电话: 15208868863 邮箱: 3472889160@qq.com 地址: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分水岭

陪伴台湾友人游怒江独龙江

分享到:
来源: 本站原创      2018-10-11 10:32:26
字号: T| T

第一封信:大峡谷活着,孩子们是一种象征。台北,你好!老朋友,恕我这样称呼你。

今年这一次,我们一同走过云南西部边境高黎贡山下的怒江、独龙江,去做山村扶贫和文化考察,当然也有游山玩水拍摄照片的个人目的。现在旅程结束,回味那里的山和江有多美,你说媒体中已有的一些描写显得表面,仅止于画面漂亮的“糖水照片”容易使人审美疲劳。我想是的,著名的怒江大峡谷照片很多见,却往往被理解成单纯的,甚至好像无人烟的“自然风光”。我们要从什么角度揣摩与大峡谷相伴的山地居民人文意蕴,想来也令人踌躇。

学术上称作共时态描述的宏观是这样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北,西接缅甸,北接西藏,国境线长449.5公里。怒江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拥有世界级的矿产资源,其中锌矿总量占全世界的1/3,铅矿占1/6;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8个片区中,怒江拥有4个;有世界级的民族文化资源,独龙族的文面文化、傈僳族的山地农耕文化、白族支系勒墨、拉玛的古老文化、普米族的山岳生态文化、怒族特有文化等。这些参考资料是有必要了解的。但我理解,散文家的你更乐于相信一种“历时态”叙事,就是有时间性的、一次性经历的亲身观感,而不是一般概括的官式或旅游手册式介绍。

当然了,有时间性的旅途感受还包含空间因素,比如心理使然的一种生活空间的对比。就说你,从台湾到大陆、到云南的边远地方,以文学教授心态看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上的转换显然不小?怒江、独龙江至今还保留的一些蛮荒外表,让来自都市的人感受景观断裂,我自己就感觉,要是由怒江当地的风土人情文邹邹地联想什么“子在川上曰”或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是有点隔膜和滑稽的,因为经典的文化章句与漫长历史上的“化外之地”离得太远。即使说现在,我猜来自台北的你,也不容易把大陆现在时兴的固定概念套用给怒江、独龙江,看上去大江在崇山峻岭间不讲究“生态”道理地自己流淌,清贫而倔强的当地人并不坐等蓝图规划的“发展”。面对这些,我想,关键还是看到怒江、独龙江与当地人生活的联系,有了人文气息,峡谷才是活着的。

就从生活在峡谷里的孩子们说起吧。孩子莫不就是时间性的“概念”?他们懵懂于今,却也寓意未来,他们是生长和成长。他们的家至今安在山里,在被火塘烟长年熏黑的简陋木屋里。他们就读的小学校,三年前我曾去过一所,也是那种建在高高的半山腰上的木板房,四面透风不知冬天里有多冷,一、二年级两个班竟然合用一间教室,一年级上课时二年级的孩子就在门外打闹、等候。我们那次去,给他们捐赠了羽绒棉被,当地老乡怎么说——一说那床被子比他们家里所有的被盖都“高级”,听来令人心酸!后来我们捐款给孩子们翻盖了一间新校舍。

这次,我们一同前往的扶贫点山村,捐资助学仪式一如既往的“正规”,满场小学生在教师管束之下整齐有余而活泼不足,一个个仰着脖子向贵宾台上看。贵宾台上唯你个性彰显,看着孩子们,坐不住了,快速逃离甲乙丙丁领导加戊己庚辛教授的行列,到台下去,坐在小学生们中间。我猜你台湾口音的国语,不容易同农家孩子交谈,可你就那么乐喝喝地傻坐在他们中间。后来你把台上的角色连我一起讥讽了。

“讲那么多同孩子们无干的,做什么呀?我要是讲话,我第一句就说我家有个同你们一般大的六年级学生!”那第二句呢,又说什么?我心里笑,为着本单位道貌岸然铿锵有力的形象,我是被逼出来了,少说要讲三五句,再多时争取比官腔套话少几句。我赞同你说不该把孩子们弄来列队迎候,我告诉你曾经不止一次有报道称:某省某地学校为了迎候狗屁的领导,让小学生们在现场受冻的有过,中暑的也有过。可是随后的话我没说出口,我想说:大陆特点的形式主义如能用善场合,也算可原谅的了,包括原谅不太臭屁的我。还好那天风和日丽,还好你评价我,看到孩子时也真心激动。

接着说,你发来的Ema谈到,看见当地城镇里有沿街乞讨的孩子,那让你感觉很“挫败”。我读信时一愣,这个词也是我曾经想用来描述自己感受的呀!不过我的大陆人角色和其他什么角色又要让我说:一方面原因是发展过程啦,另一方面是大陆地域广、人口压力太大。总之要劝解你。

我猜你会诡谲一笑。笑我的右脑说服不了左脑,道理说服不了感性,所以才逃遁到画面里去。是的,我的摄影偏好——厚重的“古典油画风格”,它在穷乡僻壤处处得窥。无非暗淡的光影,掺和太多杂色而不能亮丽的“脏颜色”,比如老乡家火塘边那些暗影中的用具、衣着和面目,比如修路工人的衣裤脏污到“艺术的”极点,在西洋油画技法里那是要一层一层上了颜料后再刮薄,反复多次才混成的艺术效果……

Copyright © Thu Sep 19 10:08:15 CST 2024 怒江生态农特产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7004679号-1 滇公网安备 53332102000136号
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 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中所使用的图片、文章、视频、字体等如果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