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是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重要措施。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大扶贫格局,对高质量开展消费扶贫、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构建长效稳定消费扶贫机制意义重大。”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就进一步推动消费扶贫高质量开展带来了相关的提案。
完善地区基础建设
促进“电商+农产品”商业模式形成
在调研和走访中,刘劲松发现,目前消费扶贫存在供需对接不对称,产品流通待拓展的情况。如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虽已实现贫困村电商平台全覆盖,但受物流体系不完善,电商技能缺乏,物流、仓储、冷库等基础设施短板突出等因素制约,平台目前没有发挥作用。
刘劲松表示,目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大型消费单位开展消费扶贫产品采购等尚处于表层。究其原因是政策有断点,即消费扶贫政策与政府采购政策尚未达到精准对接。“物流基础薄弱,电商利用率不足。目前消费扶贫获得大型消费单位认可还有较大差距。”刘劲松说。
对此,刘劲松提出,从打通供应链、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开展专项培训三处着手,通过完善基础建设,拓宽产销对接渠道,撬动“农产品上行”。如帮助贫困地区完善物流、冷链及仓储配套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快递、物流企业进村入户,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通过以工代训、技能培训及入户指导等方式,提升贫困户网络使用能力,推进电商扶贫行动计划,促进“电商+农产品”商业模式的形成。
健全产业培育体系
助力打造区域性农产品品牌
除此之外,因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不够、产品质量建设不完善等导致的产业培育不健全,品牌创建待提升也是目前我国消费扶贫面临的问题之一。如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丰源店乡扇子沟村大力发展土豆种植产业,但因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销售未能实现优质优价;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是传统养牛大县,但是大量贫困村没有相应的商标或品牌,也没有连片制定区域性扶贫产品标识。
“有的贫困地区缺乏产品质量检验机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尚未建立。”刘劲松表示。
对此,刘劲松提出,强化产业融合,提升供给侧品质和特色的建议。其一是“接二产连三产”,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供给侧提质升级。吸引一批有资金、有实力的企业和能人到农村创业,发展适销对路产业,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发挥抓点带面作用。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消费扶贫活动,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消费扶贫稳定合作,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能力、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其二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针对农副产品具有同期性和同质化特点,借助贫困地区地域、品质、文化差异等因素,体现产品独特价值,推出更多优质、特色农产品。其三是注重消费扶贫产品质量建设。完善贫困地区产品质量检验机制,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引导企业和贫困群众坚持品质为先,增强产品安全性,赢得良好口碑,形成长期效应。
刘劲松还建议,消费扶贫开展过程中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自愿原则,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引导更多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积极购买贫困地区产品,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衔接关系。另一方面,鼓励贫困地区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为各界参与消费扶贫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